湖北佐奥实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湖北新宸实业投资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20年,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金地广场,公司毗邻地铁四号线仁和路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家以科研仪器设备、实训装置、智慧校园建设、多媒体会议中心建设、办公用品、校具等产品销售和研发生产、电脑硬件、电子产品及仪器设备的技术服务、维修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企业。
作为集贸易和服务为一体的优秀民营企业,项目遍及湖北、安徽、江苏,湖南等城市,拥有项⽬100多个,规模与品牌进⼀步取得了实质性的跨越。公司一直关注国内的科研、教学、检验监测、技术推广等组织机构的发展动向。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公司也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公司凭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成为国内分析仪器行业上的新生力量。
公司拥有一批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人员,以诚恳执着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目前,我们是FOTRIC(飞础科)、Tek(泰克)、SIGLENT(鼎阳)、HIOKI(日置)、德国EA电源、致茂电子的代理商。我们始终坚持“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为国内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食品医药所、检测机构等提供了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并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公司愿景:以精良的服务,供应优质的产品,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代理的品牌







成都奋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2020年成立于四川成都高新区,是一家从事微波能量应用方案及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奋羽电子专注于工业微波技术和微波等离子控制技术,以专业的微波能量解决方案和微波等离子模块制造商为成长目标。
奋羽电子组建了以杨阳教授和朱铧丞教授为首的一支理论和工程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开横向合作。公司先后获得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取得了多项产品发明专利和十几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4年3月,奋羽电子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单位,以《应用于光刻胶干法清洗的自主可控远程微波等离子源系统研发》成功获得成都市2024年第一批高新技术领域“揭榜挂帅”科技项目立项。
公司推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微波等离子模块产品主要有:远程微波等离子体模块(RPS),批处理微波等离子体模块(BPS),阵列式大面积微波等离子模块,微波大气射流等离子体系统以及桌面式微波等离子清洗机(用于工艺验证)以及多种规格的固态微波电源。产品专业应用于半导体,新型显示材料及太阳能电池镀膜制造中前后道工艺中干法清洗,去胶,蚀刻设备和金属、无机材料、橡胶材料、高分子材料和玻璃样品的等离子处理装备。其中微波等离子模块作为半导体清洗、刻蚀设备的核心部件,为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用户带来了突破性的国产化解决方案,降低了同类进口部件“卡脖子“的风险。
奋羽电子团队凭借深耕工业微波技术和微波等离子控制技术的多年经验,与用户一道研究微波能、微波等离子与材料的反应机理,持续优化设备和工艺参数,不断为不同应用场景开发各种工业微波设备和微波等离子模块,努力成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客户专业、可靠的合作伙伴。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科技部与安徽省联动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全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具有海外招收留学生、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资格,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学校占地面积2561.5亩,现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87.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8亿元,馆藏纸质文献206.8万册。设有17个教学院部,78个本科专业,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教职工197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09人、副高级职称46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8人。全日制本科生20645人,各类研究生2402人,留学生88人。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在“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优势学科领域注重新技术开发和产学研结合,以工业生产过程安全稳定运行、节能降耗、质量综合控制为研究目标,在“生产过程状态以及产品质量的在线监测与优化控制”、“复杂传动系统控制”、高效节能功率变换”、“新能源发电”、“脉冲功率与特种电磁装备”、“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应用”以及“嵌入式系统与物联网应用”等领域形成了具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并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服务于区域和地方经济建设。学院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和各类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科技攻关项目30多项,年平均科研经费达1500多万元,发表三大检索论文20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近3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取得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学院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学科带头人,不断提升学科实力和影响,逐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氛围浓郁、具有创新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师资队伍,为提升本科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安徽工业大学强电磁工程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气体放电装备及放电过程观测、球状闪电机理及其实现装置研制、高精度瞬态电磁监测技术、微波等离子体源及其能源应用(固氮、助燃)等方面的研究,课题组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工程师1名,研究生20余名。课题组带头人陈兆权教授,在气体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及其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已发表国内外专业刊物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2011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12年获得“安徽理工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2014年获得“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资助计划,2014.2~2016.2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2016年获得“安徽工业大学青年英才”资助计划,2018年获得安徽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2019年入选“安徽工业大学青年学者”资助计划, 2021年入选安徽工业大学首批“佳山学者”人才计划。